繼2013年的“棱鏡門事件”後,在引發了全球各國對美國監聽計劃的譴責的同時,更多是各國對數據泄漏、信息安全的空前關註,以及對自身的網絡和信息系統能否自主可控的重新審視。在當前“棱鏡門”事件一周年之際,我們回顧近一年來國家的重大舉措,不難發現,國家大力推進網絡及信息安全的步伐正在提速。
  “後棱鏡門”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提速
  在2013年8月舉辦的“2013中國指揮控制大會”上,中國國防科技中心高級工程師譚玉珊表示,中國短期內應緊急開展安全自查,尤其要全面清查以思科為代表的網絡設備使用情況。同時,通信、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及軍警等國家要害部門要緊急制定國外設備的淘汰替換計劃,必要情況下要進一步嚴格網絡連接訪問限制,考慮加密等手段。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任副組長。5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正式對外宣佈,我國將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進行網絡安全審查。5月30日,包括人民銀行、財政部在內的多家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和評估國內商業銀行對IBM服務器的依賴是否會威脅到國家金融安全,或在金融領域全面推進國產服務器替代IBM。5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京表示,我國有數以億計的移動終端設備,卻缺少自主可控的國產移動操作系統,這留下了信息安全隱患。他希望國內企業可以抓住契機,加強研發,加速推進設備國產化進程。
  核心網絡設備期待國產化
  目前,國內政府部門和企業對國外網絡設備過分依賴。據報道,在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均有美國“八大金剛”(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的影子。此外,我國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統和芯片、數據庫、路由器等核心技術,以及互聯網領域的核心基礎服務等,也都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這種情形無疑對我國的信息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棱鏡門”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國網絡安全的重大隱患。
  我國核心網絡域名系統亦是如此,根據互聯網域名系統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ZDNS)技術監測數據顯示,在國內各級域名服務系統中的所有權威服務器,62%以上的域名服務器使用開源的Linux系統,微軟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所占比例在36%左右;域名解析軟件中95%以上的域名服務器使用開源的ISCBIND軟件,國外權威域名服務系統中ISCBIND使用率約為93%。遞歸域名服務器中,超過55%的遞歸域名服務器運行在Linux等開源系統上,28%左右的遞歸域名服務運行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上;94%以上都採用的開源軟件ISCBIND,國外遞歸域名服務系統中ISCBIND使用率約為86%。
  如何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網絡安全自我防護能力?一個關鍵舉措就是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和服務來替代進口產品。只有建立起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核心系統,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確保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互聯網域名系統是信息化的核心基礎設施,是互聯網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域名領域推廣國產的定製化設備和軟件,才能避免讓命門成為死穴。
  來源:中華網財經【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網絡信息安全提速 核心網絡設備期待國產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30jcjm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